-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新一轮发展计划发布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新一轮发展计划发布
人民网上海1月13日电(记者姜泓冰)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呈平稳持续增长态势。未来三年,徐汇、浦东两区将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服务外包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培育和吸引各种生物医药研发和服务机构,探索抗体药物合同生产的先试先行政策。
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领导小组11日在沪召开第十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基地建设,并发布新一轮《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7年)》。会议明确,在确保产业发展规模和一定增速的情况下,上海新一轮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要更加注重产业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企业主体培育,更加注重产业创新能力,力争实现生物医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领导小组组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在讲话时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根本的是要坚持市场导向,用市场规则来扶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靠市场机制来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坚持效益导向,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加强研发服务平台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加快培育一批优秀企业和优质产品。
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由国家科技部、原卫生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于1996年共同发起建立。建立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上海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得到较快发展。2009-2012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保持年均15%的增幅,呈现平稳持续增长态势。2013年1-11月,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经济总量2067.65亿元,同比增长10.21%。
新一轮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突出了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更加注重产业发展质量、企业主体培育和创新能力提升,旨在将上海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生物医药高端产品制造中心、商业中心和创新研发中心。根据这一行动计划,到2017年底,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将实现经济总量3500亿元,其中制造业1500亿元,商业销售收入1700亿元,研发服务外包收入300亿元;形成1家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旗舰企业,前20家重点企业工业产值占本市生物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还要培育18个年销售额过10亿元的重大产品;全行业研发投入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为4%以上。
上海的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业重点聚焦在徐汇和浦东两区,研发服务外包服务业集聚区。生物医药制造业,集中于浦东、闵行、奉贤、金山、青浦、嘉定六个基地,将形成生物制品、现代中药、化学药物制剂、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国内生物医药高端制造基地。其中浦东基地2017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50亿元,较2012年增长97%。生物医药的商业物流则聚焦浦东、黄埔和普陀三个区域,到2017年,分别实现销售额800亿元、600亿元、100亿元目标。
该行动计划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制造业;二是积极做大医药商业,重点推动医药流通企业建立立足长三角,面向全国的大型医药分销体系,打造全国生物医药流通中心。三是加快发展研发外包服务业,探索抗体药物合同生产的先试先行政策,重点发展先导化合物合成和筛选、药物临床研究、安全性评价等研发外包服务业态。四是聚焦支持企业发展,培育具有“资源集聚力、市场竞争力、行业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龙头企业,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来沪发展,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企业并购重组,加快生产质量体系国际认证。五是重点培育做大产品。六是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以企业为主体,通过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创新项目和应用示范工程,加快生物制药、高端医疗装备等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原标题: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新一轮发展计划发布)
本文来源:人民网